拋售賣壓摜殺美股,熔斷再現
道瓊一度殺破 2,000 點,油金續弱
確診病例不斷攀高,加上各國陸續封關,
銀行紛紛下修美國 2Q20 暨全年的 GDP 表現,
昨日(18)湧現拋售賣壓,摜殺美股再度出現融斷,
四大指數全數重挫,跌幅介於 4.70%~9.79%,
盤中道瓊下摜逾 2,000 點,終場收斂至 1,338 點,費半跌幅最重。
油金續弱,其中現貨黃金於盤中亦遭賣壓襲擊,
回吐日內漲幅後,遭空軍追擊,失守 1,490 美元/盎司大關,終場跌幅 2.72%。
S&P500 全成焦土,能源再度爆跌 14.28%,
金融未逃降息利空陰霾,跌幅次之,達 8.85%。
尖牙股幾近全倒,Facebook 跌幅 1.65%,Netflix 跌幅 1.34%,
Amazon 漲幅 1.23%,Apple 跌幅 2.45%,Alphabet 跌幅 2.40%。
其中 Amazon 受惠疫情隔離已於先前帶動網路訂單需求,
近期疫情升溫,引發囤貨潮,計畫急徵員工以因應需求,令股價表現相對強健。
道瓊、費半皆遭空軍放火。其中道瓊成分股 Boeing,
雖然川普已宣言將有保護 Boeing 的舉措,
惟市場認為有可能令 Boeing 出現背負債務拖累競爭力的弊端,
股價能未能止跌,再度重挫 17.92%,領跌道瓊。
加上石油股 CHEVRON 重挫 22.12%,
EXXON MOBIL 跌幅亦達 10.02%,壓抑整體道瓊表現。
費半成分股中 ON SEMI 重挫 26.84%,跌幅最重,
BROADCOM、APPLIED MATERIALS、QUALCOMM 跌幅皆逾 10%。
油市部分,受到各國陸續採用鎖國政策以對應疫情蔓延,市場預期需求將再度走疲,
而 EIA 公布當週庫存數據195.4萬桶,低於市場預期的325.6萬桶,
雖為利多,但數據在需求走疲的背景下連八週上升,加上沙俄石油紛爭未解,
仍令美油、布油再遭摜殺,終場跌幅分別達 16.66%、12.15%,
其中美油一度殺破 21 美元大關,布油一度失守 25 美元/桶,
市場觀望後勢美國是否將介入 OPEC+ 調解糾紛。
恐慌踐踏,加權一度跌近 700 點
金融慘烈,空軍亦集火光電、汽車
美股重挫的背景下,今日(19)台股開低走低,盤中一度跌近 700 點,
向下往 8,500 整數關卡尋找支撐後,跌幅出現些許收斂落入震盪,
終場跌點收斂至 537 點,以 8,681 點作收。成交量 2,697 億。
OTC 櫃買指數於大盤找到支撐後同步落入震盪,但跌幅仍重,達 7.53%。
三大類股指數全數重挫,其中金融跌幅 6.8% 最為慘烈。
29 大類股指數烽火連天,賣壓重砲集火光電、汽車兩類股,
指數成分股多檔跌停亮燈,終場兩指數跌幅分別為 9.65%、9.37%。
(券商軟體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【法人動向】
三大法人合計:-235..68億元
外資:-212.21億元
投信:-6.69億元
除息失靈,台積電一度跌破 8.5%
iPad Pro升級仍不敵恐慌,大立光一度跌停
權值股部份,蘋概三王全遭提款,
其中台積電(2330)雖然今日(19)除息,並且公司強調不影響營運,
但市場恐慌仍令股價開低後持續走跌,盤中跌幅一度達 8.54%,
午盤買單浮現後終場跌幅收斂至 3.69%。
而 Apple 推出新版 iPad Pro,
加入超廣角鏡頭升級為雙鏡頭規格,搶攻疫情的遠端教學需求,
但大立光(3008)盤中賣壓仍出籠,尾盤一度亮燈跌停,終場跌幅 9.72%。
鴻海(2317)取得武漢廠復工審批的利多仍不敵恐慌賣壓,
加上手機終端需求走疲,法人調降目標價,今日股價開低走低,終場跌幅 5.29%。
(資料來源: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跌停家數居高不下,重災區蔓延
玉山金獲利亮眼,仍不敵降息利空
跌停家數逾 700 間,族群部分被動元件多檔亮燈跌停,
CMOS概念股同欣電(6271)、原相(3227)於午盤時相繼亮綠燈,
面板雙虎遭砍,半導體設備廠亦多檔亮綠燈,重災區蔓延,
散熱中僅超眾(6230)獨強,終場漲停作收。
金融股由於受到市場預期央行將跟進降息腳步,恐壓縮銀行利差,
玉山金(2884)在 EPS 達 1.73元,2019 全年稅後純益達 200.99 億,年增 17.8%,
雖然連八年獲利創高,但仍不敵降息恐慌,
與新光金(2888)、元大金(2885)、台新金(2887)皆跌停作收。
(資料來源: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盤面小結
整體而言,武漢肺炎持續蔓延,各國陸續鎖國因應,
沙俄油價戰利空未解,市場短線聚焦各國利率決議。
雖然川普揚言支持疫情受災產業,
但道瓊期一度殺破 900 點幾近熔斷,仍應保守看待。
台股接連創低,融資陸續出場,部分因多殺多的個股,
亦可能引發棄守賣壓,加重跌勢,
盤後台灣央行降息如期,但金管會祭出禁空令,禁止平盤以下放空,
加上外資期淨未平倉數據續增至 52,635 口,逐步偏多,
但持股仍應留意保持現金水位,勿追高殺低。
個股方面,高檔破線嚴守停損,並將持股汰弱留強。短線勿過度交易。
免責宣言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