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利空暫掃 + 中國公信部政策利多
美股全紅,那指、S&P 500 再創高
昨日(19)市場等待中國人行降準消息,在避險情緒未退的背景下,
黃金穩站 1,600 美元,並於盤中續創高,美元續強,並突破前高 99.68。
而 FOMC 的一月會議記錄對於美國經濟樂觀不變,抵銷武漢疫情利空。
加上短線華為利空,在川普推文下暫掃
令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,漲幅介於 0.40%~2.61% 之間,
其中費半漲幅最高,那指、S&P 500 兩指數續創高。
S&P 500 指數整體漲多跌少,能源股走勢最強,房地產走勢最弱。
尖牙股整體漲多跌少,Facebook 跌幅 0.14%,Netflix 跌幅 0.41%,
Amazon 漲幅 0.67%,Apple 漲幅 1.45%,Alphabet 漲幅 0.36%。
其中 Apple 受到摩根大通、Wedbush、RBC、加拿大投資銀行聯合表示,
疫情影響屬於短線利空,並未影響長期前景。
對於 Apple 先前財測示警,Wedbush 表示營收可能在6月開始出現彈升,
激勵股價擺脫財測以及 iPhone 銷量下調的利空。
半導體類股部份,受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
在 19 日釋出政策利多,激勵半導體類股走揚。
其中 NVIDIA 受到 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,
看好 Turing 顯卡的銷售動能,加上遊戲事業能見度漸高,
升評上調目標價至360美元,激勵終場飆逾 6%。
並帶動 Micron 漲幅 3.88%,Qualcomm 漲幅 2.87%。
個股部分,Tesla 受到 Piper Sandler 看好其電池、綠能事業的布局,
進而調升目標價至 928 美元,激勵 Tesla 盤中一度站上 940 美元,終場漲幅收斂至 6.8%。
油市部份,JODI 昨日(19)公布的數據顯示,
2019 年石油出口均值為 833.9 萬桶/日,
相較 2018 年的 934.4 萬桶/日,驟降百萬桶/日,年減 10.75%。
美對俄羅斯石油公司旗下公司制裁,可能令委內瑞拉出口下滑。
利比亞船隻遭襲後,短線衝突未解,
並且石油產量由 120 萬桶/日驟降至 12.3 萬桶/日。
在武漢疫情影響逐步轉淡,
復工可能令需求回溫的背景下,美油、布油雙雙漲逾2.5%。
留意美國至 2/14 當週的 EIA 庫存,
市場仍聚焦需求走疲、以及 3/5-6 的 OPEC+ 會議。
挑戰季線浮現賣壓
大盤翻黑震盪暫守 11,700 點
受美股激勵,今日(20)台股早盤開高向上挑戰季線,
但有別陸股漲幅,台股開高走低終場翻黑,跌幅 0.29%,
仍暫處季線下方。成交量 1,324 億。
OTC 櫃買指數相對活潑,開高震盪終場微幅收紅 0.42%。
三大類股指數隨大盤腳步走低,終場收黑。
29 大類股指數跌多漲少,賣超聚集在塑膠、
水泥、汽車三大類股,終場皆跌逾 1%。
(券商軟體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【法人動向】
三大法人合計:-71.88億元
外資:-83.43億元
投信:-2.27億元
獲利恐不如預期遭降評
聯發科力抗利空,站上 10 日線
權值股部份,蘋概三王全數收黑,
其中台積電(2330)雖傳出三星虎可能虎口奪食,搶下高通訂單,
但由於 5 奈米先進製程提前滿單,
原有的「美國限制對華為供應晶片」的利空也隨川普推文暫解,
今日股價開高向上挑戰月線,但仍浮現賣壓,盤中翻黑終場小跌 0.31%。
聯發科(2454) 5G SoC 在市場上的買單不如預期,
加上高通擬定降價搶市佔,
外資預期後續可能將出現削價競爭令獲利不如預期,
調降目標價令盤中一度浮現賣壓,
但尾盤出現買單拉抬,終場收漲 1.42%。
(資料來源: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GaN 快充題材發酵
杰力營收落底,2Q20營收成關鍵
族群部分,在小米、Realme 陸續推出 GaN 快充的背景下,
MOSFET 族群有望受惠,今日(20)族群起漲腳步一致,
其中尼克森(3317)早盤飆逾 8%,富鼎(8261)漲幅一度達 7.49%,
大中(6435)、杰力(5299)亦開高,漲幅一度逾 6%。
基本面上,元月營收暫無表現,
其中漲幅最兇的尼克森(3317),1 月合併營收 1.77億,年減 17.76%,
大中(6435)、杰力(5299)合併營收雖然也雙雙呈現年減,
但其中杰力(5299)營收為近三個月高,有落底趨勢,
後續應留意 2Q20 復工後營收能否續增。
(資料來源: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盤面小結
整體而言,中國人行降準如期,美國施壓華為疑雲暫除,
油市部分關注明晨的 EIA 庫存數據,
台股元月營收已全數公告完畢,短線上陸股已搶先回補疫情缺口,
大盤仍在消化 1/30 長黑壓力,等待放量站回季線,短線個股強者恆強,
族群部分缺貨的 CMOS、被動元件、矽晶圓開始輪漲,
亦可多留意低基期績優股,但仍應嚴守停損,
並適時將營收動能轉弱並破線的持股汰弱留強。
免責宣言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